因文字功底弱个人很少写东西,但是发现喜欢红山的玉友越来越多所以也琢磨着写点东西,说的不到位的请玉友们多多包涵,同时欢迎玉友点评交流。因为红山文化非常珍贵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研究价值,所以相信喜欢红山文化玉器的玉友们都有一定功力都已经掌握了基本要点,用料,工痕,沁色,这些我就不说了。
回到正题红山最难仿之一神韵,很多人也一定对神韵二字看的多也听的多了,但是为什么会产生神韵的感觉呢,你产生的感觉对不对呢。个人认为红山神韵主要是来自造型、原始工具工艺方式、打磨抛光,这几方面的综合表象让我们产生了神韵的感觉,这几点每一样都是仿不了的。比如说造型,红山神玉时代玉匠们是怀着崇高的敬畏之心在制玉,可以说是用灵魂用生命在做玉,作品是有神有骨在里面的,所以说仿不了。再说原始工具工艺仿不了,因为这里体现一个字慢,所有的线条打哇钻孔都体现出慢工,还有抛光就像是经过几万年河流自然打磨的和田玉籽料或者雨花石般的自然态和滑溜。这里只是简单展开了关于神韵产生的原因。
红山文化玉器最难仿之作品单一性,这个估计玉友们就比较陌生了,系本人拙见,熟悉官方馆藏红山玉器包括民间大藏家真品的朋友们应该会有体会,红山文化玉器单一性非常强,除了一些成对的饰品外其它器物基本不一样,这种现象有几个原因,1,红山玉器材料基本选用河磨玉籽料制作,所以材料上差异大,2无记载载体,当时器物都是给首领巫师使用,工匠们无法记录制作一样器物的资料只能口口相传。3那个时期的工具都是工匠们自己制作的无法标准化,况且工具损坏率非常高,所以导致线条纹饰钻孔也不近相同。4坑口的随机性导致沁色、光气也都不一样。